那僧人不是光头,却是留着短发,有点像是现代人,所以安易乍一看才微微一愣,其实仔细一想,行脚僧餐风露宿不能经常剃头,有发茬倒也正常。
对方身穿一件脏兮兮的袈裟,但这种脏并不是乞丐的污脏,而是因为打了太多补丁的缘故。
安易想了想,回忆起来这种衣服似乎叫百衲衣,是佛家为了破除对穿着的贪求,特意拾取丢弃不要的陈旧杂碎的布片,加以密缝拼缀而成衣,也称功德衣。
到时候,粗布麻衣摇身一变,变成锦澜袈裟,形成强烈的戏剧性反差……佛教还真是喜欢玩弄这样人前显圣的把戏,不过话又说回来,其实自家这边也没差就是了。
至于那个尼姑,长得秀气端庄,摸样甚为年轻,气质却是不凡。
安易站在木槛外细细打量着她,事实证明,光头确实能检验出一个人颜值的高低。
对方虽是身着破布僧袍盘坐在自己的面前,却隐约可见窈窕身姿,虽然灰头土脸,但脖颈处一片雪白细腻,眉如黛,眼若水,倘若他日长发及腰,肯定是个美人。
在安易打量她的同时,尼姑也在打量着他,见到英俊温雅的安易,不禁多看了两眼。
沉默了一会儿,安易率先开口问道:“尔等为何而来?”
僧未答,尼答曰:“弘扬佛法!普度众生!”
安易不禁皱了皱眉,怎么一开口就是这些批话?
于是他似笑非笑道,“师太,不知我是否为你所说的众生?”
她回答道,“是也不是。”
安易故意问道,“哦,此言何解?”
尼姑的语气倒还算平静,打着机锋,“我虽不认识施主,但是观施主宝相,颇有佛性,与我佛有缘。”
“你说有就有?”他差点失笑出声来,“那请问,狗有没有佛性?\"
“有。\"俏尼姑不假思索地答道。
他轻哼一声,反问道:“母.狗也有佛性?\"
“有的。”
安易继续穷追不舍:“那你呢,你有没有佛性?\"
她顿了顿,“……没有。”
话说到了这个份上,安易终于图穷匕见,“为什么连母.狗都有佛性而你却没有?\"
她还是第一次被人这般羞辱,为掩窘态,微微垂眸,“因为……因为贫僧并不是施主所说的母.狗。”
安易冷笑一声,“你不是母.狗,难道是佛吗?”
她否认道:“不是。”
“那你究是什么东西?”
“贫僧不是什么,也不是东西。”俏尼姑面上似是有些忧愁,忍不住轻声说道,“阿弥陀佛,施主何必咄咄逼人,对我等满怀敌意。”
安易冷笑一声,“既然如此,你又何必惺惺作态?若是心中无鬼,你们跑到东土来做什么,总不能是来旅游的吧?”
尼姑顿时默不作声,与此同时,僧人抬头认真看了看他,转而问道,“不知施主如何称呼?”
安易看了他一眼,神色淡淡道,“安玄阳。”
“贫僧法号玄奘,从西天灵山不远万里来到了长安……”
闻言,安易眼中顿时流露出一抹奇异的神色,忽然冷嘲热讽道,“你也配?”
仅仅是“玄奘”这一个名字,就足以让安易联想到了许多事情,但随即意识到这边的世界早已全然不同。
玄奘顿时微微一愣,低头细思了许久,方道:“贫僧与施主无怨无仇,也没什么交集与过节,为何要与贫僧过不去?”
于是转过身去,不再看他们,只是平静地说,“我不能白来一趟,就给两位升个套间吧。”说罢,扬长而去。
在这之后,两个人也被分开软禁起来。
安易就此拜别了白、林两位真人,出了大狱,很快走了出去,来到正殿前,看了一眼日晷,已经是辰时一刻。
此地大约距离长安有二十里远,虽说是道宗处罚违犯戒律的罪人的司法机构,但实际上也是一处道观,名曰“元和观”,不过除了正殿之外,其余屋舍规模都不大,四周围墙用糯米与青砖砌起,比平常人家的院墙几乎高出一倍。
一步一步拾阶而上,终于再次见到了道主的神像。
据说,道教最初的时候是不供奉神像的,最多就是在道观中有一些神位或者祖师画像,但是后来因为佛教传入的影响,所以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,道教也开始供奉神像了。
他燃起三炷香拜了拜,随后插进香炉,闭目祷告,对着一旁妈妈的神像说了两句悄悄话,然后就独自回宫了。
关于那场火灾事故的起因,大理寺那边正在调查真相,到现在还没有结果。
他顺势来查闹事之人,谁料竟然直接钓出了两条大鱼。
……
回到皇宫之后,恰巧遇到了过来寻他的玉真。
安易觉得有些高兴,没想到两人竟然想到一起去了,真是心有灵犀。
“你回来了,安郎~”
说完这句话后,她就钻进了情郎怀中,将四肢都纠缠在他身上。
安易轻轻吻了吻师姐,发现她似乎兴致不高,便问她怎么了。
“哼,人家昨晚没睡好。”玉真只是简单抱怨一句,也并没有过多纠缠情郎把上官婉儿收房了的事情,也是变相默许了他可以这样做。
嫉妒是难免的,但玉真的家庭背景却使得她成为了后宫制度的天然拥护者,毕竟她的母亲就是后宫之中最为尊贵的女子,她也想要效仿母亲,成为情郎唯一的“皇后”。
……
时至今日,关于皇帝病情的议论,也在朝廷内部传播开来,据说太医看了好几日也不见好转,就连著名的老太医也束手无策。
因为这一原因,三省长官和六部尚书,都经常入宫向皇帝问安。
如果可以的话,大家都祈祷皇帝可以保住性命,千万不要遭遇不测,好把这太平盛世延续下去。
安易交代他们说,既然如今朕和太子都不能理事,事有不决,当问皇后。
此举对朝局,以至整个长安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。
原本朝堂上闹来闹去也只有两党,太子.党和魏王党两子争立,如今却又多出一个“皇后党”来。
长孙无忌为此做出了最重要的贡献,由于他本人位高权重,不仅在朝臣勋贵中一言九鼎,而且在文臣中的话语权也重要无比,却愿意交还出一部分权利来给皇家,准确来说是移交给妹妹,甚至乐意为妹妹撑腰站台。
不得不说,此人是一个十足的妹控。